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
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慈善组织建设的不断完善,离不开慈善人自身能力的提高和理念的更新。
郑州慈善总会为加强慈善工作者队伍的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头脑风暴、加强慈善监事会的建设、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对相关慈善NGO组织、高校学生社团、慈善志愿者等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以提高慈善从业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从而更好的为郑州弱势群体服务。
加强NGO组织能力建设。郑州慈善总会积极联系中国慈善联合会和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邀请国内慈善公益界专家,从慈善组织与与政府的关系、企业合作、基金会合作、慈善志愿者管理、与媒体的关系几个方面,为来自市内五区40多家公益组织进行培训。
加强社区志愿者工作站能力建设。郑州慈善总会邀请郑州健康管理学会秘书长、国家心理咨询师冀未来老师,为我市二十几家社区慈善志愿者站的志愿者们和社会人士讲授了志愿道德行为共成长系列心理课程。
加强高校社团能力建设。郑州慈善总会邀请台湾国学八大讲师之一“智在行”慈善基金创始人李淙翰,走进郑州大学、黄河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启了大学志愿者培养计划,对大学生志愿者针对就业现状、就业突出问题、行业选择、职业伦理等问题进行指导,集中解决大学生志愿者及学生就业困惑。
公益狂欢,互相展示学习核心能力。2014年6月,首届郑州慈善嘉年华公益活动全面启动,这一天,在郑东新区“郑州之林”草坪旁,全市70余家慈善公益组织首次聚集一堂共同开展首届郑州慈善嘉年华大型公益活动,活动中,各组织展现慈善成果、分享志愿经验、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慈善监事会为慈善发展助航。郑州慈善总会监事会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普通市民、捐赠企业代表等组成,每年,他们都将逐一走访慈善项目单位,确保慈善项目顺利进行,确保慈善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公益组织需要不断学习,提高,增强组织的社会公信力,这样才能将来源于社会的资源更有效地用于社会,不断根据社会的需求提供优质的公益产品与服务。通过各种专业技能培训,改善城市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提升整个城市的文明道德水平,促进郑州绿城公益事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